主题词:钢铁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2008-08-08 中国建材投资网
 

    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钢产量4000万吨不到时,一些专家基于西方钢铁业发展经验,推测中国最多需要1亿多吨钢。但历史的发展却令人瞠目,改革开放18年后即1996年,我国钢产量过1亿吨;再过7年即2003年过2亿吨;又过两年即2005超过3亿吨;此后仅用一年时间,在2006年我国钢产量超过4亿吨;再过2年,2008年会轻松过5亿吨。如果不出预料,粗钢产量过6亿吨也就最多再用两年时间,即2010年。

  长期以来建筑钢材占我国钢材总量比例很高,国内缺少板管材,仅2003年就进口了2600多万吨的板材。钢铁生产企业和专家们深为不能生产充足且高质量的板管类产品而自愧。但看一下5年后的今天,板材月进口量已降到100万吨以下,而出口量则达200万吨以上,进出口在总量上逆转,如此快速的调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随着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表现也在逆转。今年至今,普通的建筑钢材如线材、螺纹钢、小型材等与去年同期相比,其涨幅都高达60%,但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如冷轧、镀锌板和彩涂板涨幅却较低,特别是彩涂板仅仅上涨了30%左右。如果没有大地震后灾区安置房建设的突发性拉动,镀锌板和彩涂板市场将更为难堪。无独有偶,如放眼国际,去年以来,在钢材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并不是扁平材,同样是螺纹钢和线材等长材产品。在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北非,甚至是盛产长材的土耳其和独联体国家,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长材市场行情气势如虹,特别是中东地区,在大量石油美元支撑下的海量建设,使螺纹钢价格达到了折合人民币11000元/吨的高水平。在我们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专业人士交流时,他们并不感觉到这不正常,并且认为这就是市场。

  当前,面对中国钢铁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如热连轧板材和中厚板项目太多,产能太大等,有人认为这与政府长期以来政策导向失当有关。其实,这是高看了有关管理部门的作用。而更现实的,是企业适应市场甚至是感知市场的结果。退一步讲,如果目前钢铁业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同政策导向基本符合,那只是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所采取的行为及所取得的结果在一个时点上与政策导向的巧合。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