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掘金 文化产业

【湖北日报】掘金文化产业 民营资本的又一盛宴

2009-06-02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5月15日,中宣部官员透露,《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文化产业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继钢铁、船舶制造等十大规划振兴产业出台之后,又一为广大投资者瞩目的投资领域。

  5月15日,中宣部官员透露,《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文化产业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继钢铁、船舶制造等十大规划振兴产业出台之后,又一为广大投资者瞩目的投资领域。

  瞄上文化产业“钱”景——湖北民营资本纷纷掘金文化产业

  电影《烟雨苍茫——1927·毛泽东在武汉》即将在汉开拍。4月22日,剧组在武昌都督府完成开机前最后一次台本修改讨论。

  这部电影,由我省民营企业家黄泽豪投资3000多万元拍摄。据了解,民资拍电影,该企业是我省第一个“吃螃蟹”者。

  投资拍电影,还只是这家民营企业进军文化产业的第一步,其后还将有一个更大的文化产业链。

  该企业注册成立了中天红都影视文化投资公司,专门负责投资和经营文化产业。“很早就有进军文化产业领域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该企业负责人对《产经周刊》记者说。

  中天红都影视文化投资公司负责人明杨惠介绍,将以拍摄《烟雨苍茫》为契机,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一座集影视基地、民俗艺术表演、旅游休闲度假、道教养生美食、旅游工艺纪念品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总投资3亿至4亿元。

  记者在该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基地规划设计方案上看到,该项目选址武汉城北,依山傍湖,规划面积约2000亩,基地内将原样复制明清时期老汉口、老武昌的古民居,进行异地保护,同时作为游客休闲度假的“寝宫”。

  越来越多的湖北投资者开始看好文化产业“钱”景。比黄泽豪更早“染指”这一领域的有不少,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就是其一。

  2007年11月20日,刘建设投资的中国三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工建设。这个被文化部列为第三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非遗博览园,规划占地5380亩,以抢救、保护、展示、传承、弘扬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复合型文化旅游区,总投资20亿元。

  在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九州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胡丹看来,文化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胡丹也是“武汉·中国文谷”不遗余力的倡导者。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湖北文化产业单位有近3万个,从业人员55.7万人,实现增加值368.3亿元,同比增长27.4%,约占全省同期GDP的4%。

  2008年,受雪灾、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影响,消费受到一定抑制,但湖北文化产业仍呈持续增长趋势。

  反经济周期特性鲜明——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继信息产业之后,风靡全球的朝阳产业。

  5月15日,中宣部改革办负责人在第五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透露,《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候批。

  文化产业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继钢铁、船舶制造等十大规划振兴产业出台之后,又一为广大投资者瞩目的投资领域。

  今年2月,中投顾问研究机构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称,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

  该报告认为,当今各种产业的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资本盈利率比较高,也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5月27日,出席财政部一个文化产业专家会议归来的武汉大学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教授,在接受《产经周刊》采访时说,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反经济周期”特征,眼下经济低迷正是投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好时机。

  这位长期研究文化产业的知名学者说,文化产业靠的是灵感和创意,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低,在危机中不受资源的制约。而文化消费是“心灵鸡汤”,当人们心情郁闷时,他们一般不会去买车买房,而会选择看一场精彩的大片或其他精神娱乐活动,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补偿。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出的动漫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票房收入突破3000万元,稍加运作,票房收入就能过亿元,表明经济低迷反而导致文化消费逆势增长。

  在我省,同样能找到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的例证。2008年,不少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武汉动漫创意产业却逆市飞扬,生机勃勃,企业发展到40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年总产值突破6亿元,江通动画、拇指通、诺克斯、超级玩家等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创立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江通动画,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3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入选中国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百强。

  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43个文化行业允许或鼓励社会投资

  在傅才武看来,发达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自身的产业价值,并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对工业经济依赖性强的湖北,更应在经济低迷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湖北是社科大省、报刊大省、出版大省、文学大省、戏剧大省,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明显资源优势。但湖北文化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在中部地区落后于湖南和河南。

  20世纪90年代始,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一批市场主体迅速成长,相继成立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知音传媒等9大文化集团,江通动画、百步亭国际传媒等民营文化企业也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报业、期刊、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娱演艺、动漫游戏等优势文化产业。

  傅才武认为,湖北文化产业格局“武汉一极独大”,缺乏竞争压力,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无法满足效益的需求,产业发展不快。他建议应以武汉为中心,以宜昌省域副中心为次中心的“哑铃”型结构。

  另一方面,湖北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失衡,以传统技术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占主导,使用高新技术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导致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支撑力不高。

  傅才武说,湖北报刊业比较发达,涌现出《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知音》等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但其他几大类文化产业在全国几乎没有竞争优势。

  如近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动漫创意产业兴起,社会投资活跃,但较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动漫创意产业仍显逊色。江通动画是湖北动漫行业的龙头,但在全国仍处于中游。

  2008年6月,我省发布《湖北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文化产业的54个行业中,电影发行、图书报刊批零、动漫、广电节目制作和电视剧制作等43个行业允许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如上图),寄望通过《目录》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对此,傅才武建议,湖北文化产业要想大发展,还要解决战略问题,集中全国智库的智慧,高起点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清除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出台硬措施扶持全社会投资文化产业。

  原文发布地址: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090602/hbrb733140.html湖北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