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宏调 猛药 保增长

【中国产经新闻】宏调猛药保增长

2009-08-31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但当前投资、消费增长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强,要形成稳定的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发布的7月份宏观经济各项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下降1.8%,PPI同比下降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从这些数据可看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

  但当前投资、消费增长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不强,要形成稳定的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

  经济回升迅速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8月25日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经济增长在内需的带动下逐步回升。国内需求加快增长是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上半年经济增长7.1%中,内需拉动10个百分点,外需负拉动2.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货币供应持续加快,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继续增长,1至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

  数据同时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8.2%;从累计情况来看,1至7月CPI总水平同比下降1.2%,PPI同比下降6.2%。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建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从各种数据来看,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通货紧缩的苗头也受到了控制。

  2009年第二季度,GDP实际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6.1%强劲反弹至7.9%,比一季度高出1.8个百分点,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标准普尔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幅将由去年的9%降至7.5%-8.0%,之后会在明年回升至8.0%-8.5%。高盛的预期更为乐观,其预计中国2010年经济增速将急剧扩张至11.9%。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犹如一剂兴奋剂,有力地提振了低迷的市场,而充裕的流动资金也给实体经济注入了活力。除此之外,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措施,起到了拉动内需的效果。

  7月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强劲反弹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8%,均创今年最好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需求尤其旺盛。

  “去年下半年至今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拉动投资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方面。政策给经济带来的利好因素,一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通过增加企业信贷供给,减少破产企业的数量等。”上海天相投资研究员孔令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与此同时,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增长率累计达到33.5%。从绝对金额来看,2008年上半年投资总额约为6.8万亿元,而今年同期则达到了9.1万亿元,如果考虑到投资品价格同比下降的因素,则投资增长速度还要更高。

  急火猛药有瑕疵

  中国经济强有力的迅速提振,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刺激方案的落实,以及新增信贷的极度扩张。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正式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

  而与此同时,信贷井喷也成为银行业上半年最壮观的一道风景。7月8日,央行打破惯例提前公布了6月份的存贷款数据,该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3万亿,创下了上半年第二高的纪录。同时,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的人民币新增信贷达到了7.37万亿,而2007年和2008年的信贷增量分别为3.6万亿元和4.9万亿元。这意味着,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增量就接近前两年的总和。

  经济学博士、资深律师马光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本身的着力点依然寄希望于通过公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政策的负面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李建军表示,上半年信贷投放过大,而且并没有完全作用于实体经济,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资本市场,而完全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由于外部情况的复杂性,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积极措施也具有一定负面性。”孔令桦表示,这主要是从长远方面来讲,迅速增加的贷款有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升。其次,短期内增加的信贷投放,没有完全流向尚未稳定的实体经济,部分资金流向了股市、楼市,带动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复苏带来不利因素。

  马光远撰文指出,第一,由于单纯追求投资效率,很多地方在资金配套不到位的情况下,“跟风”上马,部分投资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部分投资投向了“两高”行业;第二,民间投资依然冰冷一片,中小企业严峻的生存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第三,过于强调“保增长”而忽视了“调结构”的大局,产能过剩、内需不振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观;第四,大量的信贷投放助长了通胀的预期,在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通胀的提前来临可能导致经济进入可怕的“滞涨”状态。

  不过,此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石建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一些经济政策难免有副作用,这就同给病人开药一样,任何药都有可能有副作用,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不吃药。现在,经济复苏的饭刚刚做了一半,不能因为担心所谓的通胀而不加火了,这锅饭就夹生了。”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828/19206679790.shtml(中国产经新闻)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