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陶瓷 经销商

郑州陶瓷经销商正经历一场“洗牌”阵痛

2015-07-30 中国建材投资网
 

  郑州以其承东启西、接北进南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超强的市场辐射力,为商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也成为全国陶瓷企业角逐的重要市场,这里汇聚了国内几乎所有的陶瓷品牌,成为陶瓷品牌占据中原市场的制高点。

  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需求萎缩、渠道变窄、销量下滑、竞争加剧、利润摊薄、成本暴涨等诸多因素冲击下,经销商销售急转直下,生存压力与日俱增。

  “今年生意太难做了”,这是记者在郑州调查期间听到经销商说得最多的话,却如实反映了在行业寒流冲击下经销商最真实的生存状况。

  在市场冷淡及激烈竞争压力下,一些经销商不得不忍痛减少店面数量、缩减店面面积,以此来降低经营风险,减缓市场压力;甚至有个别经销商撤店转行,逃离陶瓷销售代理行业。

  与陶瓷企业一样,郑州陶瓷经销商也正在经历一场“洗牌”的阵痛。

  被割裂的批发市场

  今年,郑州陶瓷批发市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撕裂之痛。

  7月10日,郑世达在自己郑州陶瓷物流园的仓库给客户介绍新产品,虽然客户对质量和花色都很满意,但由于几毛钱的价格分歧还是没有谈拢。好不容易才来的客户也没抓住,郑世达显得有些失落,“这个地方太偏了,从搬到这里生意就一直不好”。

  虽然是周末,郑州某建材市场几乎看不到人市场之淡可见一斑。

  郑世达是福建人,到郑州经营陶瓷批发有十多年了,今年中原陶瓷城被拆掉后,他把仓库搬到了新建成的郑州陶瓷物流园。

  2012年6月,郑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用三年时间将三环以内的177家批发市场全部外迁,其中包括中原陶瓷城、郑州陶瓷城、五洲陶瓷城等传统陶瓷批发市场。今年4月,中原陶瓷城、郑州陶瓷城被拆除后,郑州陶瓷批发市场几乎被撕裂成“碎片”。

  “现在市场太乱了,仅万三路现在就有新中原陶瓷城、郑州陶瓷物流园、金地、现代物流、龙辉等多个仓库批发集聚地,加上华南城、华商汇,郑州目前有近十个批发市场,这还不包括三五户经销商租赁民房形成的小聚集点。”郑世达告诉记者。

  市场搬迁不但彻底改变了郑州陶瓷批发市场的格局,也导致了人流的大量分流,给经销商的生意带来了很大影响。

  “我们今年3、4月份搬的仓库,那时候正是市场旺季,本来生意就受到了影响,搬到这里后又几乎没什么人,销售下滑更厉害。”郑世达说,这里条件太差了,刚搬来的时候没水没电,就是现在电压也不稳定,连空调也不能用。

  刚把仓库搬到华商汇的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搬到华商汇后,离原来的市场太远了,客户分流比较严重,原来东边的客户会选择去万三路批发市场,毕竟差着40多公里的路程”。

  市场分散,不仅仅是批发商生意受到了影响,分销商也感觉十分不方便,“现在市场搬的七零八落,原来拿货在一个地方就可以了,现在得来回跑,还不一定能找到地方。”一名新乡的分销商感到很无奈,不仅如此,更大的问题是配货更加困难,现在华南城、华商汇到万三路这边差不多40多公里,如果两边配货就得给物流加钱,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了,再多支付运费就更不划算。

  “本来觉得市场规划后市场会好一些,谁知道搬迁后市场更加乱了”,郑世达表示。而市场搬迁还在持续,记者调查时听多名经销商说,五洲陶瓷城东区10月份就要拆迁,这就意味着五洲陶瓷城部分商户又要重新寻找地方,而对于市场拆迁后去哪儿,大多经销商还没有拿定主意。

  郑州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此次郑州批发市场外迁的动因在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也在于批发市场本身存在业态混乱、缺乏规划的问题和瓶颈,但此次搬迁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市场反而更加散乱。

  销售渠道收窄

  “今年行情太差了,比2014年还要差。”圣陶坊陶瓷河南总代理贾宝珍回忆,“五一”前后市场还行,过了“五一”行情就急转直下,市场人流大幅下滑。

  7月11~13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凤凰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五洲陶瓷城、欧凯龙、中原百姓广场等主要市场,虽然正值周末,但市场内人流稀少,有些卖场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7月份进店客流量下降非常明显”,壹加壹瓷砖河南营销中心总经理秦基伟告诉记者,“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装修需求明显减少,现在郑州一个新小区能装修三分之一就已经不错了”。

  “销售受股市的波动影响比较大,特别是近期股市动荡,很多人资金被套牢,有的客户即使交了全款,现在也根本没钱装修。”ICC瓷砖河南总代理、河南省恒鹏建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野告诉记者,不但如此,原来计划装修的消费者也会延缓装修计划或是降低装修费用,零售市场因此受到极大冲击。

  此外,消费者日益理性,出门旅游、活动频繁、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不振、消费能力不足、销售渠道多元化等原因,也进一步导致市场的冷淡。

  工程渠道同样不容乐观。原来被经销商追抢的工程项目,由于工程款拖欠、资金风险增大而逐渐降温。贾宝珍告诉记者,“三年前做的工程项目,到现在还有工程款没有收回”。

  对于工程项目,经销商现在是既爱又恨,不做销量难以做起来,做的话资金风险太大。面对“收款难”的风险,部分经销商为了增加资金的流动周转,干脆直接将工程渠道舍弃,以此减少经营风险。

  现在经销商承接工程项目,变得非常谨慎、慎重,更加有选择性。

  王天野告诉记者,“我们主要做会所、连锁餐饮酒店、样板房等工程项目,但现金结算的工程项目才做,这是原则问题。”

  “信誉比较好的即使可以拖延部分工程款,但也要在合同中注明定期结款,现在签工程项目合同一般都会带律师去。”秦基伟表示。

  “现在即使签了合同的工程项目,收款的难度也并没有降低,地产商说是按合同定期结算,却往往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一名要求匿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即便如此,经销商也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既然能够拿到工程,都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撕破脸皮,也不想给自己带来必要的影响和麻烦。

  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分销批发渠道也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在厂家渠道下沉大背景下,市场行情又冷淡,市县市场销量骤减,分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现在很多厂家把市场都拓展到了县城、甚至乡镇,与代理商抢客户,做得比较好的分销商都被厂家挖走了。”郑世达告诉记者。

  作为分销商,也乐于脱离总代理与厂家直接对接,以更低的价格拿货,导致代理商批发量锐减,日子更加难熬。

  成本暴涨下暗藏危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