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涂料

涂料行业洗牌大企业更需自危

2008-08-20 中国建材投资网
 

    从2007年下半年起,国际油价的上涨呈现“加速度”的态势。纽约油价从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用了76天,从80美元到90美元用了38天,从90美元到100美元用了74天,从100美元到110美元用了70天,从110美元到120美元用了54天,从120美元到130美元仅用了16天,从130美元到140美元用了36天,从140美元到145美元仅仅用了8天。

  油价的上涨,给下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石油密切相关的涂料行业,在这次的石油风暴中引发了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在许多的行业,面临行业洗牌必将是中小企业先蒙难,但是在涂料行业中,却出现了恰恰相反的现象。
  
 油价飙升涂料巨头先蒙难

   涂料行业上演的一幕非常有趣:兼并游戏都是大企业之间的事情,鲨鱼吃鲸鱼,鲸鱼逐鲨鱼,那些小企业却像虾米一样安然无恙。虽然每年有大约1000多家中小涂料企业死亡,但同时却有差不多数目的涂料企业诞生,这似乎与行业洗牌无关,更多的是“新老交替、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
  
   中国涂料行业能够称为大企业的只有立邦、ICI和华润三家。油价加速上涨并且真正威胁涂料行业的发展应该是从2003年开始,2006年威胁开始加重。然而2006年中国拥有大大小小涂料企业8000多家,现在中国涂料企业的数目与两年前相比还是差不多,并未明显减少。反观三家大企业,先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民族涂料企业华润在2006年6月被美国的威士伯收购了80%的股权,接着2007年8月全球排名第五的ICI被阿克苏诺贝尔全盘收购,并将其庞大的身躯肢解,分出一部分卖给德国的国民淀粉。面对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剧变,国内排名第一的立邦也坐立不安,慌忙从快速消费品行业请来“康师傅”,进行高层大“换血”。即使上海滩上数一数二的长春藤也被全球排名第八的式玛卡龙给收购,更具戏剧性的是,在式玛卡龙收购长春藤后不久,紧接着又被全球排名第二的PPG给吞并。

 大企谋小利小企取大利
  
  涂料作为一种半成品,有“三分涂料七分施工”的特性,因此,服务非常重要。中小企业能够创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全方位的服务消费者,而大的企业由于追求标准化的服务和市场推广模式,在服务方面,很难与中小企业竞争。
  在市场推广上,中小企业更人性化。在市场运作中,中小企业对于客户的市场支持非常迅速,更具人性。如巴得士,广告费用额度只要不超过1万元,区域经理有权直接批准,数额巨大,可以直接找总经理批准。很多中小企业都能根据代理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市场情况的营销推广方案。
    而大企业却无法做到这点。立邦、多乐士的经销商很难见到企业的高层人员,许多东西都需要层层审批,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传达的环节过多,各人理解的偏差,最后经销商的意图很容易走样。个别企业对待经销商的态度甚至傲慢而恶劣。如一位代理知名品牌的经销商反应,我们提出意见,厂家业务员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公司就是这样,你想做就做,你们不做,有人争着做”。
    也许这就是中国的8000多家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数目不减当年的原因。从长远来看,美国至今仍然能够保有600多家涂料企业,中国市场的总数量应该为美国的10倍左右,5000-6000家。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国际工业生产向中国转移,世界工业生产日益向中国集中。而且参照家电行业,甚至是汽车行业,中国的企业数量都是美国的10多倍。
    行业洗牌,洗掉的只是一些投机性的涂料企业,只要认真做,守法守规地生产经营,任何中小企业都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而且只要定位得当,找准细分市场,活得就不会比大企业差。一些鼓吹大企业洗牌论的人只看到了20%的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总额,却没有看到20%的市场总额却创造了80%的行业利润。从美国涂料行业的盈利情况来看,基本是这样,产品只占市场总量的20%的中小涂料企业,其利润总额却占据了整个市场80%左右。大企业做大市场,赚取正常利润;小企业细分市场,赚取超额利润。这就是中小涂料企业可以做得比大企业更好的奥妙所在。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