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钢铁

集团信息化促钢企做大做强

2009-04-14 中国建材投资网
 

  国际金融危机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信息化是钢铁企业强身建骨的一件利器。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大背景下,冶金工业信息中心原主任漆永新,针对钢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化的角度给详解了创新举措:增强敏捷管理,加大集团信息化应用,促进钢铁企业做大做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实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钢铁业首当其冲。

  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钢铁行业深受冲击,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1)钢材价格下跌。今年一季度,国际钢材价格仍在低位徘徊,我国钢材价格也在低位调整。(2)粗钢消费量萎缩。去年上半年,我国粗钢消费量还有16%的增长,下半年迅速滑为负增长,直到四季度的-13%。(3)铁矿石和海运费的价格逐年大增。2008年我国钢铁企业为此增加成本1469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25650亿元的5.7%,企业不堪重负。

  这些,看似是国际金融危机闯的祸,实际上它只是诱因,根本却在行业结构内部。从长远来看,钢材的需求是刚性的,而我国钢产量增加过快过猛,就是问题的症结。

  就在钢铁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泥潭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部署了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出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举措,为钢铁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我国钢铁业的困难,呼唤着创新,它要求产业集中,要求生产敏捷化、管理精细化。做强是振兴钢铁的主旋律,做强的要害是结构调整,做强的关键是内功。一句话,钢铁企业呼唤信息化。

  信息化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

  历史经验证明,信息化是钢铁企业强身健骨的必要手段。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日本的新日铁、美国的美钢联、韩国浦项、我国的台湾中钢、上海宝钢过去20多年的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企业信息化是牵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并为全面处理信息和深度加工信息提供条件,为企业集约化经营、企业管理的集中和扁平化、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企业中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以及现代数学模型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大量事实表明,信息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倍增器:

  (1)开拓市场的重器

  随着高端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线在企业的增加,建立产销一体系统成为很多钢铁企业的任务。它要求打通销售流程和制造流程,把订货合同变成生产作业计划,进而变成客户所需产品的入库单和出厂单。这项任务不是单纯的ERP能解决的,它需要ERP-MES-PCS的联动,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

  据报道,我国初步完成企业信息化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交货期由以月计缩短到以周计,准时交货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间库存平均降低20%~30%。

  通过信息化,钢铁企业能够达到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平稳、成本下降、服务体贴、对用户响应及时、对市场响应灵敏的目的。同时,信息化能有效帮助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市场为中心转变,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实现产销一体,充分开拓企业市场。

  (2)降本增效的利器

  在原燃材料、运输费用纷纷涨价,国际国内钢材价格低位徘徊的严峻形势下,钢铁企业的制造成本占完全成本的比重迅速上升,已经超过90%,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因此,企业经营者希望动态、及时地获知工序成本和产品成本,以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信息化,必须保证生产制造与其他业务特别是财务的集成,MES和ERP的结合势在必行。我国新近上线的南京钢铁公司ERP-MES项目,就实现了“日清日结”,为决策层和管理层制定降本增效举措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大宗原燃料进厂的检验和计量中,信息化可以发挥“按质论价”、“按质计量”的作用,实行衡器计量网络化,减少差错,钳制黑箱操作;在备品备件类仓库的管理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使物理上分散的仓库在逻辑上实施集中管理,减少积压,降低流动资金占用,进而优化库存。

  (3)技术进步的提升器

  钢铁企业中,对于新产品的研制,用户个性化工艺路线设计,各道生产工序的自动控制,成材率、利用率、吨钢能耗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信息技术都扮演了重要的利好角色。

  一方面,冶铸轧一体化的制造执行系统的开通以及与ERP的无缝衔接,不但规范了中间制品的检验化验,稳定地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能够改善热送热装工艺;另一方面,信息化也加快了钢铁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企业能够掌握国际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资料,从而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

  信息化支持集团管控

  近年来,随着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的兼并扩张、河北集团和山东集团的组建,钢铁企业大集团化的脚步声隆隆而至。

  大集团关注的重点是资金的安全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更加突出了财务在信息化中的中心地位,提出了财务转型的课题。

  信息化的财务,能够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减少财务管理层,实行集中化财务,提高财务决算的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强化工序和产品成本的核算能力。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化后,财务月度决算大幅度加速,对资金安全的监督更加及时。财务数据做到了数出一门,允许共享,数据不落地,严格控制数据的修改,自动提供审计记录,同时,会计账目的真实性有了实质性的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度显著提高。集成化、信息化的财务解决了企业的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内经营者与操作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异地甚至跨国集团的资金控制和财务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大集团中,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功能尤为重要。信息化恰好提供了财务分析的数据和工具,不但能够进行常规的损益分析,而且能够按照时间、地区、产品品种、客户类型等不同的视角,分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成长率、利润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服务。

  另外,跨国经营需要敏捷、全面、准确的情报,以便及时做出决策。战略性的决策最好是由数学模型提供若干套方案来供专家抉择,这些都是信息化的专长。

  钢铁企业信息化未来两年预测

  在振兴规划出台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将如何发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而有信息化支撑的钢铁企业将会表现出显著的抗风险能力。还没有搞信息化的钢铁企业,利用目前生产压力不大的机会,花一点钱把企业的信息化搞上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信息化工程已经上线并取得成效的企业,将会延升应用、扩大覆盖,使信息化工程的效益好上加好。

  预计,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工程深化延伸的主要领域有如下几个方面:

  (1)针对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强制性要求,更多的企业将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施能源数据的全面收集和分析,开发能源平衡模型,进行能源优化调度,并逐步实现与生产管理系统集成运行,建立企业生产指挥驾驶舱。

  (2)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将建立与上下游企业互利互赢关系,创建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从而降低销售和采购成本。

  (3)信息化工程已经上线的企业,将会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建立数据仓库,实施联机分析,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采用可视化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企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和企业生产经营驾驶舱,支持科学决策,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

  (4)河北钢铁集团、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等,将以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为重点,在新组建或者扩大的集团中迅速建成异地分布的信息系统,加强集团管控力度。

  (5)完善计量管理、检化验管理,强化对大宗原燃材料的综合管理,建设必要的铁前信息系统。

  (6)建设必要的设备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ERP功能,并与系统集成。

  (7)一切实施信息化的钢铁企业,都将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完善应急处理措施,形成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的保障体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