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陶瓷产业

我国陶瓷产业“三大转型”千钧一发

2011-04-29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一系列的变化,让陶瓷企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型之路,对陶瓷企业而言,不仅是迫不得已,更是谋生之路;不仅是时代的呼声,更是发展的需要。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早在上世纪末期就已经摘得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出口国的桂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生产成本低廉。但如今,陶瓷卫浴业的“低成本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企业员工数量庞大,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成为困扰陶瓷卫浴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一大难题。
  
  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导致陶瓷卫浴企业的经营管理粗放,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经营的特点和格局,影响了陶瓷企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进程,也成为国产品牌问鼎世界的障碍。
  
  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上调,使得以廉价出口陶瓷产品的国内陶瓷企业利润不断缩水。特别是屡次发生的反倾销,让中国陶瓷产品出口更是雪上加霜。
  
  一系列的变化,让陶瓷企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型之路,对陶瓷企业而言,不仅是迫不得已,更是谋生之路;不仅是时代的呼声,更是发展的需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缺人而使生产难以为继,这种现象早已出现;生产成本提高使企业无利可图,势必会走向关门歇业;粗放的管理模式,生产条件的落后,对企业的招工、用工产生重要影响,导致缺工现象。凡此种种,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陶瓷企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厚重的阴影。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已成为陶瓷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积极推进转型之路,已成为众多陶瓷企业的共识和行动。
  
  用工的转型。陶瓷企业要突破用工荒的困扰,推行机械化是大势所趋。全国人大代表、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董事长王惠文认为:“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机械化是大趋势。”许多陶瓷卫浴企业也纷纷启动自动化生产规划,以机械代替人工,减少用工数量,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克服用工荒的困扰。
  
  管理方式的转型。陶瓷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一些自动化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和企业是比较粗放和落后的。准入门槛低,让陶瓷企业输在起跑线上;经营方式落后,让企业的发展质量不高;品牌建设乏力,让国产品牌至今难登国际大雅之堂;研发创新不足,让“中国制造”的陶瓷产品系出同门却因品牌有别而价值迥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发展模式的转型。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两高两自”型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已成为新形势下陶瓷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对陶瓷企业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课题、新考验、新难关。攸关生存、影响发展的大考,已经迫使陶瓷企业不得不转变发展模式,“被转型”是必须的选择。
  
  陶瓷企业的转型,或许还包括加大行业整治、治理产能过剩、净化行业发展空间的转型;实现产业向国外转移、低成本扩张转型等。其实,转型是这个时代赋予陶瓷企业的使命,更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