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举债投资皆亏损 前景迷茫
一只手在资本市场中“圈钱”融资,另一只手却将大笔大笔的资金用于投资、放贷,上市公司这种委托理财、放贷的行为,近年来屡见不鲜。日前,上交所发布了一份《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情况分析》的报告,对去年上市公司理财和放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质疑,并不点名地将海螺水泥、香溢融通等公司列为典型案例。
海螺水泥“倒卖”廉价资产
上交所在报告中称,“部分公司存在借助上市公司有利的融资平台,利用公司债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取廉价资金并‘倒卖’赚取利差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是某公司刚于2011年5月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将以1:1的比例分别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但6月份即决定以40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期限为1-2年的理财产品,其债券融资的理由受到媒体质疑”。尽管上交所并未在案例中“指名道姓”,但查询上市公司公告发现,这家“倒卖廉价资金”者实际上正是A股水泥行业中总市值最大的海螺水泥。
早在2009年,海螺水泥便谋划发行巨额公司债。2011年5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发债事宜已获证监会核准。根据发行资料,此次海螺水泥公司债的发行总额为95亿元,包括5年期品种(即11海螺01)、7年期品种(即11海螺02),其中11海螺01的发行规模为70亿元,票面利率为5.08%,机构投资者认购69.00727亿元、占比98.58%,网上一般投资者认购9927万元、占比1.42%;而11海螺02的发行规模为25亿元,票面利率为5.20%,机构投资者包揽发行总量。按公司计划,此次公司债发行所募资金将按分半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去年5月26日,公司宣布此次公司债达募,主承销商平安证券,分销商则包括中银国际证券等。
前手巨额举债后手投资理财
令市场大为惊诧的是,就在海螺水泥完成债券再融资后,公司旋即抛出了一份巨额投资理财计划,而根据报表,这一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与债券融资所得密不可分。2011年6月15日,海螺水泥的公司债在上交所上市。当日,公司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将以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具体包括:1.与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5%;2.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资金7.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3.公司购买中国银行(601988)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斥资7.5亿元,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个理财产品的合作方中,国元信托与海螺水泥同处于安徽,中国银行则不仅与公司有借贷业务来往,更为公司超募资金的主要存储银行之一,并且,为海螺水泥公司债分销商的中银国际证券,是中国银行的控股孙公司。至于公司在投资理财产品时有无“帮衬”上述“渊源”机构,便不得而知。40亿元的巨资,占95亿元公司债券融资总额的42.11%,尽管在媒体的质疑中公司表示投资上述3个理财产品的资金非债券融资所得,但从报表看,海螺水泥此举依然涉嫌上交所所质疑的“倒卖廉价资金”。
根据各定期报告,公司在2009年-2011年6月间,仅进行过两次委托理财,即除上文所述的40亿元投资3个理财产品外,仅2011年4月12日购买了徽商银行芜湖分行“票据赢”理财产品(又见“渊源”机构),所涉资金为8亿元,显然在委托理财方面,海螺水泥并无大手笔的先例。
但就在半个月后的6月15日,海螺水泥为何将新一轮理财投资额急剧提升至40亿元,对照截至2011年3月末时公司货币资金仅30.7亿元,“阔绰”出手有何底气?根据公告,95亿元的发债所募资金中,有高达47.5亿元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委托理财得不偿失倒亏近5000万
常理来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偿还贷款、以降低资金成本,并无不妥之处。但海螺水泥在去年发债后旋即进行巨额投资理财,却遭到舆论的广泛质疑,其最大原因便是公司发债融资的需求并不充分。
如上文所述,公司去年通过发行公司债所融资金总额为95亿元,剔除发行费用后有47.5亿元系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在这一块,彼时的债券发行募集说明书中并未给出必要性论证。事实上,公司的流动资金也没有突出的紧缺。
根据去年中报显示,在公司债完成发行后的6月末,海螺水泥的货币资金达80.63亿元(这还是公司已进行了40亿元的理财投资后的数据),至去年度末,其货币资金余额则有80.27亿元,显然,公司不仅有能力巨资进行委托理财,其对发债所获的资金也未体现出有效的利用。有投资者认为,既然如此,公司一开始为何不只发行50亿元的债券而是95亿元,如此行为是否为过度举债而损害了股东利益?
令海螺水泥尴尬的是,其40亿元的委托理财所获收益,远不足以支付债券利息。今年6月19日,公司披露公告称其40亿元的理财资金全部到期收回,获得理财净收益合计约1.55亿元,按此计算,其此次理财的综合年收益率仅为3.87%,而根据彼时的理财计划,40亿元的理财到期后预期收益应在2.28亿元左右、收益率约为5.7%。显然,公司此次理财的收益情况远低于预期,仅勉强跑赢了去年3.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
相比之下,海螺水泥的债券融资成本却高企。根据彼时公告,公司95亿元的债券融资对应年利息总额应在4.856亿元。据此计算,发债融资40亿元,则将支付的对应年利息总额为2.045亿元。换句话说,海螺水泥此次理财投资,反而倒亏了4950万元。
不得不提的是,海螺水泥在2011年4月12日以8亿元购买的“票据赢”理财产品,在当年5月31日到期回收是获得净收益仅460万元,按此计算,此轮理财的年化收益率仅为4.2%,也低于公司所发公司债的票面利率。显然,公司并非不清楚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但其为何仍以高利率大规模地举债?
- ·2013-2017年中国微晶玻璃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防水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年中国Low-E玻璃市场调研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粉末涂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门窗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广东省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湖北省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安徽省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河北省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重庆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钢高速扩张自吞苦果 深陷钢铁业...
- ·三季报大面积亏损 钢企挣扎“过冬...
- ·红木家具终端市场需求不足 行业生...
- ·行业洗牌告一段落 四大类家具新姿...
- ·低价怪圈扰乱瓷砖市场 坚持品牌发...
- ·LED何时才能走出传统灯具的影子
- ·天然石材业洗清不白之冤
- ·地板行业只有环保才能真正得到突...
- ·国际回收局称今年上半年全球废钢...
- ·大品牌主动降价掀起价格战 或将加...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李非列:“飞尚系”的幕后成长史
- ·尚吉永:领航万达与世界同行
- ·欧亚平:叫板李嘉诚的神秘客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黄世再:十年打造大中华广场
- ·李仙寿和他的昱辉神话
- ·杨文龙和“闪亮”的仁和
- ·草原赤子连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