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低碳经济 考验 四大经济体

【中国产经新闻报】低碳经济交锋考验全球四大经济体

2009-10-07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在哥本哈根举行。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挑战,如何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各个国家的一个关键课题。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在哥本哈根举行。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挑战,如何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各个国家的一个关键课题。

  9月24日,在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上,尽管经济维稳、退出策略、金融改革、高管薪酬等是会议的诸项议题,但最值得关注的看点却是,这次会议正成为开启“低碳经济”新时代的交锋会议,必将对全球经济体产生全面影响。

  在匹兹堡峰会上,各国在“减排”问题上的态度迥异。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资深顾问董哲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各国态度迥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益’不同。‘减排’的能力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因为早已渡过了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经济模式,并将这部分经济模式转移到了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自己在经济、社会、法律、人文和环境等方面已经发展到人类社会的较高水平,因而面临‘减排’压力时,相对超然。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大多还处于反饥饿、求发展的阶段,减排必然会威胁到这些国家现实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董哲认为。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早已完成了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更应该为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同时,以环境和人力等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制造业,终端市场大部分在发达国家,从这一层面讲,发达国家不仅要为“历史”负责,更要为“现实”负责。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危机是一个使低碳经济的步伐加快而不是放慢的现实原因。”全球气候问题先驱、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院长杰弗里·萨克斯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滕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低碳”的概念是英国人提出来的。回想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一直到现在,许多新概念的提出都有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其国家利益、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考虑。“低碳”概念在21世纪头10年这么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提出来,其意义非常重大。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宣布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总规模已超过5000亿美元。

  2009年2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刺激美国经济的《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预算是7890亿美元,其中有约500亿美元用来提高能效和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英国政府7月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英国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

  安邦集团研究总监贺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结束之后,各个国家要启动新的谈判机制,届时,中国正好处于工业化中期,这对我们来说会特别有压力。

  姜谦表示,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受经济整体结构的限制,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我国是以较大的环境代价为基础来发展国内经济,而这也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大量的新兴经济体都依赖于高碳排放的工业,但也要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趋势。一是要从战略上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要开始着手从立法、税收、财政等政策领域引导国内经济向低碳经济过渡;二是要积极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研究等领域加大投入,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碳排放量,一方面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积极与发达国家协商和合作,积极引进相关技术和手段。”董哲表示。

  “‘低碳经济’与能源需求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姜谦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对包括风电、太阳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进行扶持,而即将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也将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指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董哲还认为,富资源经济体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替代能源的冲击。要加大技术和科研投入,一方面要对现有能源资源的利用进行研发,研发出能够降低能耗和排放量的技术;二是积极进入替代能源的开发领域,提前占领新能源高地。

  同时,董哲建议,欠发达经济体也要积极面对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不要走其他国家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来发展的老路。制定相应的国家战略,增加投入和进行政策引导。另外,也要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利用国际社会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091007/1307081.shtml(中国产经新闻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