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郭台铭 鼓励 员工 开小店

【中国经营报】郭台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鼓励员工开小店

2010-05-30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郭台铭“打通最后一公里”渠道计划中,“万得城”项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欲开10000家门店的“万马奔腾”计划、进入超商的“店中店”计划。

  富士康员工的“N 连跳”,没有放缓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布局大陆3C渠道的脚步。

  2010年5月20日,全球第三大批发零售集团麦德龙在上海宣布,在中国推出消费电子零售卖场“万得城”(Media Market)零售品牌,并计划2010年10月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而它的合作伙伴,恰是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富士康。代工行业急速缩水的利润率,让郭台铭不得不加快转型的速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郭台铭“打通最后一公里”渠道计划中,“万得城”项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欲开10000家门店的“万马奔腾”计划、进入超商的“店中店”计划,以及自己的IT商场计划,这些实体项目将与其电子商务(电商频道)项目相配合,志在覆盖大陆一级城市至六级的流通网络。

  与麦德龙携手开大店

  对于为什么选择富士康的问题,麦德龙有关负责人表示,富士康不仅熟悉中国市场,其代工客户也几乎囊括全球消费电子著名品牌,有利于“万得城”未来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此外,富士康还有直接的财务投资。

  Media Markt是麦德龙集团旗下一个电器连锁经销商,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子卖场,目前在欧洲16个国家拥有768家门店。

  富士康和麦德龙此番准备了两亿美元,计划在2012年之前在上海开10家店。双方成立的新公司中,麦德龙方面持有75%股份,而富士康集团则持剩下的25%股份。

  据悉,“万得城”中国门店还将引进在欧洲实行的“分权式”管理模式,即店长拥有门店资产的10%,并给予店长在商品价格、人员安置、薪资分配、财务管理等方面较大的权利。

  据记者了解,富士康与麦德龙的合作已是酝酿多时。早在2009年4月,双方即已签署谅解备忘录,约定了合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表示,麦德龙同富士康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也符合双方的战略规划。

  而对于代工之王富士康而言,3C渠道的打通十分重要。富士康既能借麦德龙的品牌进行产品的推广,同时也能成为麦德龙一线品牌以及自有品牌的代工企业,还能实时掌握各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并及时反馈到生产上。

  鼓励员工回乡开小店

  郭台铭的渠道计划还远未如此。知情人士告诉记者,5月8日,富士康首家“万马奔腾”3C商店已经在深圳龙华厂内低调开张,成为郭台铭庞大渠道计划中的“种子商店”。接下来,富士康将鼓励公司5年以上工龄的员工回乡创业,在大陆的五六级城市铺开零售网络。

  2009年,郭台铭曾放出话来,预计两至三年内在中国大陆投资百亿台币,打造一万家以上的3C及家电渠道连锁店。

  据了解,根据富士康的初步规划,任职五年以上大陆员工若想回乡开设3C商店,可向公司申请无息或低利贷款,签约贩售鸿海规划的商品。上述人士表示,该计划甚至有望解决目前富士康体系内大陆员工晋升瓶颈的难题。

  5月26日,富士康渠道事业群董事长胡国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公司将在年内开出100~200家“万马奔腾”商店。他透露,公司的80万员工中,已有6000名符合条件的员工向公司表达过回乡开店的意愿。

  胡国辉本人曾是苹果电脑亚洲区研发CEO,被郭台铭挖来操盘富士康的渠道计划。前思科中国总裁杜家滨同样已经空降富士康,负责富士康的电子商务业务。

  胡国辉透露,富士康在大陆的渠道将分为五大部分:一是与麦德龙合作的万得城,担当在一线城市与国美、苏宁PK的重任;二是进驻大型超市如大润发、家乐福,在超市中开“店中店”;三是以赛博数码、百脑汇为主体开在二三线城市开IT商场;另外就是覆盖五六线城市的“万马奔腾”商店和购物网站。

  打通“最后一公里”

  胡国辉表示,富士康的上述渠道动作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10年前就已经在郭台铭心里酝酿。郭台铭也常在公司里讲,渠道是科技业的“最后一公里”。鸿海从事代工制造,自己没有品牌,但切入渠道后,鸿海可以为任何品牌服务。

  黎雪荣表示,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长期依赖出口的富士康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尽管他们已经在代工行业做到了极致,但人力成本的增加、产品毛利润的减少,以及海外市场的不稳定都促使郭台铭不得不将眼光投向内销市场。

  代工企业缺乏品牌和渠道,更多的主动权掌握在客户手中。如果郭台铭能建立自己庞大的渠道体系,不但有利于其今后打造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化企业与客户的代工合作关系。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专业的3C商城领域,富士康有国美、苏宁的围追堵截,而且,目前一二线城市里合适的商业地产也很难找。另外,富士康流通领域的经验和人力都显不足。

  此外,随着富士康渠道计划的推进,它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将显得微妙,他们不一定能获得品牌厂商的鼎力支持。这其中甚至包括与他们合作开店的麦德龙,往长远看,双方日后难免成竞争对手,中间的利益如何协调?

  打通晋升空间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也把其管理模式推到了审判台。富士康的精密管理模式虽然带来高绩效,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尤其是大陆员工,缺少释放和晋升空间。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在富士康,“陆干”与“台干”之间的落差是全方位的,从工资到公司的信任度再到个人的晋升空间无不如此,更不用提最基层的员工了。

  富士康有计划为回乡创业的员工无偿提供数十万元的启动资金,而且不要求占有股份,只是要求店名必须是“万马奔腾”,销售的产品只能从富士康进货。

  对于富士康而言,每年源源不断的员工进来,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日后的产品经销商。至少从纸面上看,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不过渠道如何搭建,执行如何到位依然是摆在郭台铭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原文发布地址:http://tech.sina.com.cn/it/2010-05-30/09114245805.shtml (中国经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