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小药厂 新药开发 风投

【投资家】中小药厂陷融资怪圈:新药开发与风投关注纠结

2010-10-14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开发不出高科技新产品,就没办法吸引风投的关注;而没有研发资金,就不能去开发新药。看上去,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通化的中小药厂似乎难以摆脱这个怪圈。

     开发不出高科技新产品,就没办法吸引风投的关注;而没有研发资金,就不能去开发新药。看上去,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通化的中小药厂似乎难以摆脱这个怪圈。

  零星长出的人参、天麻与杂草争夺着养分,这是在通化市一家位于半山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现状。“这里很久都没有使用了,反正土地承包租金低廉,先搁在那里。”药厂的负责人说。在通化市制药企业大大小小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多数因为后期资金缺乏而处于荒废状态。“企业连生产销售的资金都很紧张,怎么可能再投钱去慢慢种药材,还不如直接从外地买,价格更低。”这位负责人说。

  通化药城曾是东北三省的骄傲。2008年2月,通化市被批准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同年4月又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医药城”。2009年,通化市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215.5亿元,占吉林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

  “这两年通化制药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生存比较好的药企不超过10家。”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厂老板说,企业缺少资金,但却贷不来钱,也融不来资,除了几家上市公司,修正、万通等发展较好的企业经过资本原始积累,还能够经受住市场的大风大浪,他们是不愿融资,其他中小企业急缺资金,但融资无门,只能靠着自有资金缓慢向前滚动。而其余的小药厂基本都陷入了困境,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无法回笼再生产,只有等待并购这一条出路。

  “通化市是吉林省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国家级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通化市也培育建设了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通化地区医药产业的这些优势因缺乏资本杠杆而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种投资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通化市,2/3面积是山地,长白山地区蕴藏着大量种类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其中人参产量占全国的40%,被称作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跟其他资源城市一样,医药产业自然也成为通化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医药市场开始升温,守着“聚宝盆”的通化人掀起了办药厂的热潮。而此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多数国营药厂负债累累难以为继,让一批有眼光、有胆识的人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有了天时、地利,办药厂投资小,见效快,很快崛起了一批制药企业。

  “在通化做药厂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人。”33岁的魏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振霖药业,他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药厂工作,是家族企业的二代管理者。在他的三类人划分中,一类是一直从事医药行业,经验比较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的人,他很敬重他们,比如东宝药业的李一奎;另一类是“实战+机遇型”的人,比如修正药业的修涞贵,万通药业的潘首德,他们都是半路出家从收购亏损企业做起,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功。而第三类人在他眼中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们经验实战全都没有,从房地产、酒店等其他行业转型,或者是看到办药厂赚钱就热血沸腾地投资的暴发户。

  东宝实业集团总裁李一奎原为一家国营药厂技术员,靠两万元借贷资金办起了通化白山制药五厂。1992年12月,李一奎组建了通化东宝实业集团。他第一个在通化药企中实施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通化东宝成为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吉林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原来是个警察,1995年他放下交警指挥棒,租下通化市医药研究所下属一个长期亏损的药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早在 “2007年胡润百富榜”中,他就以55亿元的资产成为吉林省首富。

  曾经是眼镜业大亨的潘首德1997年接手万通药业前身—濒临倒闭的通化市第二制药厂,10年后,万通药业入选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

  这些成功故事在通化市人尽皆知。“通化市10个家庭中,差不多有7个家庭有在药厂上班的职工。你说那时咱家要是有钱也开个药厂多好!”本地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不无遗憾地说。主要靠民间资本投入,通化市医药企业由1995年的45户发展到2009年的95户,东宝、修正、金马、茂祥、方大、华夏、金泉、长龙、万通等9户企业发展为企业集团。


资金链风险

  “这里的民营企业对贷款、融资很敏感,谁想要融资,就会被圈子里的人认为生存不下去了,所以大企业干脆不找银行贷款,直接等待上市,中小企业有需求,但又吸引不来资金。”魏峰无奈地说。

  “像我们这家厂子,建厂时投入3800万元,几年来只有自有资金滚动,现在刚刚解决生存问题,才能喘口气了。”魏峰不是不愿意贷款,他觉得国有银行对中小民企还是有一定的歧视,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定,让他们很难贷到钱,同当地通钢这样的国企相比,他感觉两者好像是亲妈和后妈的区别。而地方银行贷款成本更高,评估抵押登记、利息滚动的高成本让他望而却步。

  相反,修正药业却一直在大手笔地投钱,粗略统计,从2004年到2007年,修正药业用于各类项目的投资超过30亿元。但修正毕竟只此一家,多数通化市医药企业其实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因为这些医药企业大多属于市场上的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手段缺乏,同时企业本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欠佳,信用状况差,抵押能力不足,完全符合金融机构准入条件的不多,所以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个意外就有可能让你的资金链断裂。”魏峰现在还心有余悸,比如2006年国家实行对药品包材备案,23、24号令以及补充规定不到一年时间连续下发,药厂大批量印刷的包装物损失惨重。谁都想研发新药来占领市场,而他们一个研发品种10年没有审批下来,理由可能是临床、病例、检验等各种可能的原因,直接导致800万元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通化医药产业的瓶颈,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对企业的资金链更是形成了冲击,大企业也同样不能幸免。2008年通化市医药行业产值、利润增幅分别比上年降低4.1和21.5个百分点。

  坊间曾传出上市药企通化金马被作为首钢收购通钢的附加条件而出让的说法,但并未经有关方面证实。 通化金马每年投入研发费用1000余万元,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明显成效,近期还看不出能推出什么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北京盛邦惠民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岳章标分析,通化金马主要生产竞争压力较大的传统产品,产品品种多,产量小,竞争压力大,成长空间有限,虽然产品毛利率奇高,但销售和管理费用消耗了公司大量的营业利润。

  还是要资金和政策

  “最需要的还是资金和政策,政府曾经组织我们到苏州、本溪等地去引资,但是没有什么效果,这与咱们招商引资政策落后,引资后也很难兑现承诺有很大关系。”一家药厂的赵姓老板流露出对通化当地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满。

  河南、安徽、浙江等其他产区中药材市场的冲击,使得通化的中药材资源优势逐渐削弱。魏峰明显感觉到,只有个别中药材品种像人参还具备资源优势,其他产区种植的人参都没有长白山地区的人参皂苷含量高。再一个优势是天麻,通化地区种植的是北天麻,比南天麻质量要优,成本要高,北天麻成熟期需要3年,比南天麻要长一两年的时间。

  但实际上很多药厂并不用北天麻做原料,因为在产品上体现不出来原材料的不同,药品标准上标明的有效成分只是天麻,只要天麻的有效成分达到国家标准就可以了,并没有体现出产地区别来。而且通化当地药材价格普遍高于外地,也让药厂不得不去价格低的广州等地买药材再回来生产。

  “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特殊的中药资源产地加以保护,长久以往通化的中药材资源特色岂不失去了意义?当地中药材基地的荒废率将会更高,虽然土地承包租金低廉。”这位赵姓老板忧心忡忡。

  不久前,国家开发银行已与通化市达成意向,分3年,投资70亿元资金,大力支持通化新型工业产业化医药示范基地的建设。当地政府也公开表示抓住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和吉林省建设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机遇,全力打造集“科技、种植、加工制造、商贸、医疗康复、旅游”于一体的医药价值链体系,加快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全力推进医药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只要哪个投资人能让企业发展,我可以把一部分股权让出去,让他控股都可以。”年轻的魏峰希望打破当地人对待融资的消极,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的企业还没有开发出高科技新产品,没办法吸引风投的关注;而没有研发资金,他就不能去开发新药。看上去,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现在他寄望于国家对药城的扶持政策能带来改观,“如果我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扶持机会,境况肯定大不一样。这个市场不仅需要大药厂 ,他们觉得利润低不愿做,或者暂时做不到的产品还得由我们来做。”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3/20101014/44474.shtml (投资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