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钢铁行业 钢铁需求

大中型钢企前三季亏损281亿 钢铁需求同降8%

2015-11-03 中国建材投资网
 

  中国经济放缓的现实,对于多年来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的钢铁行业,却意味着更大的灾难。

  10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钢企主营业务严重亏损,汇兑损失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多家上市钢企三季报显示整个钢铁市场正寒意逼人。

  亏损、停产和产能过剩,正倒逼着这个一直不顾质量只顾着满负荷生产的行业停下来好好去调整和转型。

  前三季巨亏281亿

  严重的供需失衡,让已经产能过剩多年的钢铁行业在今年陷入了最严峻的亏损中。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而钢铁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中国钢铁消费显然已经见顶,需求和产量正在下滑。中国9月份钢铁需求同比下滑8.65%。”中钢协表示。

  同时,多家上市钢企三季报显示,钢企除了要承受因供需矛盾、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压力,第三季度人民币急速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更令大中型钢企雪上加霜。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目前,35家上市钢企中已有23家披露三季报,其中酒钢宏兴前三季度亏损35.42亿元,马钢股份亏损25.8亿元,暂列亏损排名前两名。除了这两家,韶钢松山、柳钢股份、太钢不锈、首钢股份、三钢闽光、杭钢股份前三季度亏损幅度均超4亿元。

  在中钢协看来,钢材需求持续下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以及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钢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下降到36.7%,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增长到58.9%,工业增长乏力,拖累GDP增速。用钢量较大的第二产业增速放缓必然导致钢材需求下降,市场供大于求仍然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2015年以及后面的1-2年将是中国钢铁行业最为低迷的时期,之后随着钢铁行业的初步调整,会逐步走出最低谷,但是,即使这样,成本性经营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行业常态。”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10月29日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指出,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寒冬,钢铁业成本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钢企停产自救

  严重的亏损,使得一些钢企不得不选择停产来缓解经营压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9月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降2.1%,粗钢产量近20年来首次下降,说明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倒逼钢厂减产、停产以自救。福建三钢、首钢长治、成渝钒钛、包钢、涟钢、新抚钢、宣钢等钢厂已相继宣布将对生产线进行检修,唐山地区不少钢铁企业高炉停产。

  据中联钢不完全统计:10月全国新增检修高炉24座影响铁水产量6.72万吨/日。与7月末以山西、福建的小高炉检修为主的情况不同,本次检修以河北居多,其中唐山的新增检修高炉达10个,盖因目前唐山钢坯1640-1680元/吨的价格,为15年来历史最低点。此外本次检修天钢、宣钢、包钢等大型钢厂的2000立方米以上容积的高炉也开始长时间检修。

  10月24日,老牌国有钢企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生产线停产的公告》。该公告显示,杭钢股份于2015年初全面启动转型升级工作,杭钢集团半山生产基地的钢铁生产将于2015年底关停,杭钢股份主要生产经营位于半山基地,也在关停范围之内。

  截至2015年9月30日,该公司停产涉及的固定资产总计约为18.90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停产资产涉及的收入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9.53%。

  受停产影响,该公司现有钢铁生产经营业务包括生产所需的原燃料采购、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等将明显减少。

  另据报道,进入2015年第四季度,新疆钢铁业跌入“冰川期”。为规避风险,许多企业选择了停产歇业和半停产,个别企业甚至早在上半年就处于半停产状态;一些钢铁企业职工歇业轮休,收入受到极大影响。目前,新疆共退出了3000余万吨钢铁产能。在一大批项目相继停建的同时,山东喀钢、新兴际华、南疆钢铁、昆仑钢铁、大安钢铁、昆玉钢铁、首钢伊犁钢铁等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的钢铁项目,也对规划做了调整,果断压缩了后期的产能建设规模,仅此就压缩了钢铁产能1000余万吨。

  调整和转型是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钢企普遍严重亏损的阶段,减产并不能使得钢价止跌回升,而在减产的同时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才是行业复苏的真正手段。

  中钢协认为,从1-9月份的生产数据看企业已经在减产,但是与需求下降的幅度相比,减产力度仍然不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钢材价格仍然处于下跌趋势中。中钢协相关负责人指出,“控产量”仍然是解决当前现实困难的突出问题,而“谋转型”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该负责人指出,各个企业的做法要各具特色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可以是多产业聚焦发展,也可以是打造品牌和区域竞争力,可以是大力推进产融结合,也可以是把效率作为优先突破的重点。我国有近12亿吨粗钢产能,几百家企业,各自的发展历程、资本结构、技术条件、设备状况、企业文化不同,不可能都朝着一个方向转型,也不可能安排好各个企业朝哪个方向转型。朝哪个方向转,如何转,要由企业回答,由市场决定。

  以世界上钢铁产能最集中的地区唐山为例,该地区最大的用钢企业唐车仅在2014年就消耗掉钢材1.5万吨,价值逾亿元,但这些钢材却都是舍近求远、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从宝钢采购而来。据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唐车每年通过铁路总公司对所需钢材进行公开招标时,都没有一家唐山钢企能够生产出能够达标的高等级耐候钢。

  这个尴尬的事实是,唐山拥有几十家钢铁企业,但没有几家能够生产耐候钢。即使有企业能够生产这种钢材,但在产品质量、性能上与中标企业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以前我们进行的创新也好,新产品开发试验也好,大部分是跟随性、仿效性的。真正的创新应该是系统性的研究谋划,是系统性的推进与分阶段突破的过程,只有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创新之路才能培育出自身竞争力。”中钢协负责人称。

  值得庆幸的是,更多的钢铁企业在亏损和停产的同时,开始反省自身。据悉,目前,唐山钢铁、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都已制定出向产业高端攀登的路线图,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中钢协同时也透露,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有效的兼并重组,力争在行业内形成若干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大型行业引领型企业集团;在特殊钢、不锈钢、无缝钢管等领域,以及汽车板、硅钢片、能源用钢、铁道用钢等领域形成若干家专业化集团;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西南地区各形成若干家大型区域性主导型企业;鼓励中小型企业走控制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具有区域性配套的企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